由于废气中含有粉尘及粘性物质,如果直接进入活性炭吸附系统会堵塞活性炭的空隙,导致吸附效率降低甚至失效,同时,由于活性炭使用寿命比较长(在有解析设备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活性炭的吸附效果,通常在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床前采用水喷啉加干式过滤器将粉尘及粘性物质去除,**级:喷淋塔处理;*二级:F8级中效袋式过滤器;确保废气无粉尘和颗粒等。过滤器用于捕捉废气中的粉尘,粉尘如果直接进入吸附浓缩床,将堵塞吸附材料的毛细孔,降低吸附性能。过滤器设计时将考虑维护,便于拆卸和安装。 洗涤喷淋塔 喷淋塔是一种湿法除尘除雾设备,主要针对挥发废气过程中漆雾悬浮颗粒等漂浮物。由于其结构简单,阻力小,在工业生产中,特别是作为环保设备得到广泛应用。 结构型式及传统设计方法 喷淋洗涤塔结构见图1所示。洗涤液通过喷嘴雾化成细小液滴均匀地向下喷淋,含尘漆雾气体由喷淋塔下部进入,自下向**动,两者逆流接触,利用尘粒漆雾漆雾与水滴的接触碰撞而相互凝聚或尘粒漆雾间团聚,使其重量大大增加,靠重力作用而沉降下来。被捕集的粉尘,在贮液槽内作重力沉降,形成底部的高含固浓相液并定期排出作进一步处理。部分澄清液可循环使用,与少量的补充清液一起经循环泵从塔顶喷嘴进入喷淋塔进行喷淋洗涤。从而减少了液体的耗量以及二次污水的处理量。经喷淋洗涤后的净化气体,通过除沫器除去气体所夹带的细小液滴后,由塔**排出。 影响喷淋塔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液滴分布的均匀度、液滴粒径及粒径分布。因此,选择合适的雾化喷嘴及喷嘴的合理布置是设计喷淋洗涤塔的关键之一。 ①喷嘴布置 喷淋塔内喷嘴的布置应使喷淋塔横截面被喷淋液完全、均匀地覆盖。一般都采用多层喷嘴的布置方式,相邻两层间的喷嘴呈交错布置。两层间的距离为1~2m。每个喷淋层上必须布置足够数量的喷嘴,相邻喷嘴喷出的水雾相互搭接叠盖,不留空隙,使喷出的液滴完全覆盖喷淋塔的整个断面,而且要尽可能减少沿塔壁流淌的液体量,同时要降低喷淋液对塔壁的直接冲刷磨损。 ②喷淋覆盖率 喷嘴喷出的液体必须能够完全覆盖离喷嘴出口一定距离的喷淋塔截面,防止喷淋塔内出现没有喷淋液的区域而产生气体短路问题。一般要求每个喷淋层的喷淋覆盖率以200%-300%为宜。喷淋覆盖率可按下式计算: 喷淋覆盖率= Nm×Am/A 式中: Nm—每个喷淋层内喷嘴数量; Am—距离喷嘴出口1m处测得的每个喷嘴喷淋面积,㎡; A---距离喷嘴出口1m处的喷淋塔横截面积,㎡。 ③喷淋液滴粒径及主要设计参数 本文认为选择较佳的喷淋液滴粒径是确定喷淋塔主要设计参数的先决条件。众所周知,在相同的喷淋条件下,雾化液滴粒径愈大,其比表面积愈小,降低除尘效率。但液滴粒径太小,易被汽化或者被气流带走,增加了除沫器的负荷,而且直接减少了喷淋洗涤的液滴量,同样会影响除尘效率。